*把拔變胖了,西裝褲太緊,
先是拿回京華城的專櫃修改,
沒想到已經撤櫃了,
京華城的生意變得好差,慘~
改拿到信義三越A8去改,
順便逛了誠品,
買了Alex的手指蠟筆,
很有趣,
跟傳統蠟筆比起來無毒、各式角度都好拿、不會漾開、畫起來也不會卡卡的唷
(圖片來源:http://www.alextoys.us/alex.asp)
*在誠品幾乎要看完這本書,
沒什麼大學問讀起來卻很有趣,
讓人會心一笑~
覺得跟我的教養理念很一致,
育兒首重用愛心培養出快樂有自信的寶寶,
能力的訓練應是建構在心靈健康的基礎上~
(圖片來源:http://buy.yahoo.com.tw/gdsale/gdbkstore.asp?gdid=660909)
*跟把拔在家看了『蜘蛛人3』,
很愛這部電影,
覺得有3個很引人深思的論點:
1.蜘蛛人雖然有特殊的能力,剷奸鋤惡所向無敵,
但在現實生活裡也有弱勢的一面;也會有負面情緒;面對誘惑也會掙扎迷失~
所以他理解我們的問題,
如果他可以做正確的選擇,
那麼我們也能~
2.傳統電影演到最後都是善惡有報,
壞人一定要死光光才會大快人心,
可是蜘蛛人3讓結局有了不一樣的選項~壞人也可以選擇改邪歸正~
因為壞人的本質不一定是壞人,
像沙人在影片一開始說的:『我不是壞人,我只是有了壞的運氣』
人的好壞不是非黑即白,
一步踏錯也不是只剩一個方向可以選擇,
這種思維比從前更能導正人心~真好~
3.蜘蛛人在第2集就已經讓兇手就地正法了,
第3集一度出現兇手其實另有他人說法,
讓蜘蛛人的內心很愧疚~
這是很多聰明或自以為聰明的人都要學習的課題,
聰明人當然會蒐集證據,判斷更是果決有力,
然而事實的真相有時不見得就是眼見為憑,
不當的先入為主的觀點、不當的情緒都會左右每個人的判斷,
尤其聰明人有時更以為自己的決策是真理,
看完這一片更要記得慎思明辨,
否則當下除之後快的心情一旦演變成往後後悔莫及的愧疚感,
卻又已經影響了他人的一生,
就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了~
(圖片來源:http://tw.movie.yahoo.com/mstory.html?t=movie&id=1827)
*最後因為嬤嬤最近常形容忍蛋愛撒嬌&像跟屁蟲一樣,
忍蛋馬麻特別為這個主題找了相關的資料跟大家分享囉~
(資料來源:轉貼自http://blog.sina.com.tw/hotcat/article.php?pbgid=25684&entryid=56740)
了解1歲至2歲幼兒成長心理
摘錄自《影響孩子一生的教育方法》
平井信義◎著 世茂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你家也有個令人又愛又頭痛的頑皮小孩嗎? 1歲至2歲的孩子,正值小小心靈探索世界的重要階段,想知道他們小小的腦袋瓜裡在想些什麼?以下內文將幫助父母們更深入體會小孩任性哭鬧背後的可愛撒嬌心態喔!
回應孩子撒嬌的需求
一歲~兩歲之間的孩子,非常期盼和爸爸媽媽一起相處的時光,因此在家中營造一種快樂的生活氣氛將有助於安定孩子的情緒,所以爸媽不妨儘量增加與孩子一起快樂遊玩的機會。玩耍之間,孩子經常會出現一些撒嬌的行為,也請爸媽給予孩子溫暖的回應,如果怕會因此寵壞孩子而拒絕孩子的話,將會導致孩子情緒上的不安。
至於「寵壞」的情況,通常是指照著孩子的任何意思給予吃的、喝的或者玩具之類的物質需求,像這樣的要求應該明白地給予回絕;但是身體上的撒嬌需求,就不妨充分地回應滿足孩子。反過來說,如果孩子很少依偎爸媽,向爸媽撒嬌的話,那麼這種沒有身體撒嬌需求的孩子,和爸媽之間會缺乏親子的感情聯繫,因此父母一定要儘量抽空和孩子一起玩、陪孩子一起入睡。
另一方面,生活習慣的訓練在這個年齡層也是急不得的事,如果過於急著訓練孩子,通常不會獲得孩子的服從遵守,所以父母責罵孩子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多,使得親子之間的感情出現裂痕。而在嚴格的管教下,或許某些孩子會確實地遵守父母的指示,但這充其量只是害怕被父母責罵所裝出來的樣子罷了,這樣的孩子,心靈會逐漸變得冷漠。
此外,管教的教育方式往往會把孩子框入某個固定的類型,而這樣的類型一旦被父母稱讚為「好孩子」之後,孩子從此將付出許多心力只為了達到父母心中「好孩子」的樣子。但是,非常遵守規矩禮貌的孩子,心底其實深處暗藏著抗拒的情緒,因為生活中行駛原本內在活力的意願早已受到扼殺。進入青春期,當他開始思索屬於自己的生命意義之後,所有的情緒就此爆發開來,甚至會出現家庭暴力的行為。
像個跟屁蟲般的孩子心
像個跟屁蟲一樣,媽媽走到哪裡就跟到哪裡的行為,也是這個年齡的特徵。尤其是孩子曾經有看丟媽媽的經驗時,想必會更緊緊地跟著媽媽的行動吧!例如當媽媽和孩子一起在房間裡面,孩子正在聚精會神玩玩具,而媽媽也在一旁織毛線或做其他的事情,所以沒有注意到媽媽突然去上廁所或到外面丟垃圾,等到孩子發覺剛剛明明在身邊的媽媽已經不見蹤影時,他的不安將會升到最高點。有了這種經驗之後,孩子的心中會常常擔心媽媽是不是又會突然不見,於是就會「媽媽!媽媽!」地到處喊個不停。
如果媽媽以「吵死了」來責備孩子的話,等於漠視孩子的情緒,因此媽媽不妨輕聲安撫孩子,也要記得經常給予孩子親密的擁抱,在不斷的安撫和擁抱中,相信孩子這種跟屁蟲的行為將會逐漸緩和。其實,這種緊跟媽媽的行為,正是一種與媽媽之間有著緊密情感聯繫的證明,如果妳的孩子看不到媽媽的蹤影也沒有什麼反應的時候,千萬不要認為那是孩子學會獨立的緣故;相反的,妳應該思考與孩子之間的心靈聯繫是否出了問題,而且也必須重新檢討之前的養育方式。因此,請儘量多陪伴孩子一起入睡和玩耍,如此一來,便可以期待一個怕生又可愛的跟屁蟲了。
一歲到一歲半孩子的特徵
◆靜不下來總是到處亂跑
這是孩子學會走路的正常反應,不必擔心孩子是否欠缺穩重。
◆出現自我主張,凡事都要自己來
◆豐富的情緒表達
如果自己的行動受到阻饒,或要求被拒絕時,孩子會哭泣或不斷滴咕,或者發怒亂丟東西的情形,孩子對外訴求的表現會越來越複雜,這是過渡時期,請不要因此責罵孩子。
◆喜歡模仿父母的動作
這時期的孩子最喜歡坐在父母大腿或膝蓋上,並會有越來越多模仿父母動作的情形,譬如打噴嚏或咳嗽等動作。
◆喜歡外出探索新事物
當家中的東西已經被他們探索(搗蛋)完畢後,孩子對外界的東西開始興起濃厚的好奇心,不管是散步或買東西,都喜歡跟著作伴,雖然路上孩子可能會甩開媽媽的手想自己走,會朝著自己喜歡的地方「勇往直前」,卻是孩子體驗社會的好機會。
一歲半到兩歲孩子的特徵
◆容易生氣
孩子生氣激動的舉動往往是自己的要求不能如願,這些行為都是一種自我主張的表現,將其視作自發性順利發展的現象即可。
◆搗蛋和善變
這階段的孩子對什麼都感到興趣,並進行「搗蛋作業」,這些行為大概只會持續一、兩個月而已,且通常只有三分鐘熱度,玩了一次就丟。
◆單獨玩耍
單獨玩耍的時間拉長,且對象不只是玩具,反而是一些空瓶、鍋子、日用品等。能夠單獨遊戲,對自發性的發展來說是一種幫助。
◆非要媽媽不可
有時會有非要媽媽出面,否則不願妥協的情況,這並非任性,而是一種想要確保與媽媽之間的心靈聯繫的心情,請回應孩子的心情,因為這種情況在兩歲後將逐漸減少。
◆所有的意識開始萌芽
能夠分辨爸媽的拖鞋,如果爸爸誤穿了媽媽的拖鞋,就會表示「不可以」而要求爸爸把拖鞋換下給媽媽穿。這代表對「所有物」的認知已有發展。因此不妨就老實地照著孩子的意思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