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是我小學4年級的時候舉家遷到高雄的第一個房子,
大三左右搬到新家後,老宅便賦閒至今。
老宅寬敞舒適,充滿著我們一家幸福的回憶,
不過臨到重新規劃的時候,老爸以過來人的身份還是能找出很多改善的地方。
老宅陽台。
問題1:冷氣位置及凸出的泥座,身材高一點的在陽台走動經常會不小心碰到頭。
問題2:以前鞋櫃擺著就覺得走道狹窄。
問題1:地磚及木作顏色走沈穩的深色系路線,後來發現對室內亮度有很大的影響。
問題2:天花板挑高不高,加上木作更顯壓迫,而且舊有的木作上方已經出現漏水的問題。
老宅餐廳。
除了鋼琴,原本還有冰箱擺在角落處。
老爸說餐椅後來發現是大敗筆,原本是喜歡她的典雅,卻沒考慮到椅背對忙進忙出上菜的老媽來說
相當礙手。
老宅廚房。
老媽相當捨不得她這套廚具,換沒多久就搬新家了,感覺還沒用夠本,可是...我真的不愛啊>"<。
廚房陽台。
老公寓免不了只能用桶裝瓦斯,老爸嫌桶裝瓦斯的位置會讓動線不順,建議外推一個鋼構平台。
弟弟房間。
是採光極佳的老宅光線最差的一個房間,後來形同儲藏室了~
good idea,我們想乾脆就把它名正言順地規劃成儲藏室吧。
老宅客浴。
愛洗澡的老爸也是搬新家前沒多久才砸重金(約10萬)重新裝修過,
這是後來我們唯一保留沒有重做的區塊。
我跟妹妹的臥房。
老媽說是這裡是老宅的文昌位,當然要延續做為忍蛋的房間囉~
不過我們理想的小孩房要有木地版,而且這裡壁癌很嚴重,勢必也得全部重做了。
雙人床不需要了,更重要的是阿公建議把儲藏室的空間多挪一些過來,讓忍蛋有更大的空間可以活動。
後陽台。
以前是晾衣服的地方,老爸說以後只能種花草美化陽台,
顧及小孩視覺上的舒適度不要在後陽台晾衣服了。
衣服改晾樓上。
老宅主臥。天花板的木作因為漏水的問題已經塌陷了。
主浴天花板同樣是漏水的問題。
看得出我家老宅空間一個大,空間配置上沒有大問題,就是隔間多,比較舊式。
另外漏水的問題超嚴重,使得原有的木作也幾乎不堪使用了。
做完體檢也得出改造的重點方向了~緊接著就準備動手打造我們新版好宅囉~go~